- 小学英语
- 年级英语
- 一年级英语
- 二年级英语
- 三年级英语
- 四年级英语
- 五年级英语
- 六年级英语
- 七年级英语
- 八年级英语
- 九年级英语
- 初一英语
- 初二英语
- 初三英语
- 高一英语
- 高二英语
- 高三英语
- 幼儿英语
- 儿童英语
- 成人英语
- 初中英语
- 高中英语
- 大学英语
- 英语学校
- 英语复习
- 英语考试
- 英语高考
- 英语中考
- 英语测试
- 英语自考
- 英语考研
- 英语考级
- 英语练习
- 英语真题
- 英语试题
- 英语试卷
- 英语学习
- 英语方法
- 英语语法
- 英语培训
- 英语留学
- 英语教学
- 英语教程
- 英语课文
- 英语课件
- 英语教案
- 英语说课稿
- 英语模板
- 英语材料
- 英语写作
- 英语范文
- 英语论文
- 英语简历
- 英语作文
- 英语单词
- 英语词汇
- 英语口语
- 英语听力
- 英语阅读
- 英语翻译
- 英语三级
- 英语四级
- 英语六级
- 英语八级
- 少儿英语
- 商务英语
- 牛津英语
- 剑桥英语
- 简单英语
- 快乐英语
- 公共英语
- 趣味英语
- 常用英语
- 新东方英语
- 新概念英语
- 迪士尼英语
- 李阳英语
- 韦博英语
- 时代英语
- 英语音乐
- 英语杂志
- 英语读物
- 英语短文
- 英语故事
- 英语笑话
- 动物英语
- 英语歌曲
小学英语口语和听力训练策略的研究
摘要: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 “培养小学生具有以听、说能力为主的初步交际能力” 是新时期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的要求。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对小学英语听力和口语训练 策略进行了研究探讨,本文简要介绍了实验的过程和方法,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证实了它在 听、说教学上的可行性。 关键词:口语和听力、训练、策略
1. 引言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人们不能不看到这样的事实: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外语,国 家的繁荣兴盛需要外语,个人的成长和事业成就需要外语。这些都要求外语教育有更大的 发展,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社会发展对人类的强制要求,是时代提出的挑战。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更加清晰认识到“A foreign language is a weapon in the struggle of life .”
1.1 课题的提出 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市小学已普遍开设了英语课。纵观小学英语各类教材, 我们发现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模式是以听说为主线,通过交际性的听说训练来引导学生入 英语之门。我国语言教育学家也明确提出: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是当代外语教学的趋势, 也是提高我国外语教学的努力方向。然而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旧的“四轻四重” (重书 面轻口头,重记忆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英语教学法依然盛行,新的顺 应时代潮流的教学法尚未出台,这直接影响着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因此,探索 一种符合小学生生理和心理,并能切实有效提高听说能力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实践指 导意义。
1.2 理论依据 英语教学的止的在于培养学生装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这已经是国内外英语教学界 的共识。自 80 年代中期以来,为了适应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需要,我国有关部门先后颁 布了几个不同层次的英语教学大纲,都提出了培养交际能力的问题。根据教学大纲提出的 教学原则和具体目标,编写和出版了几个系列的教材,展示了新的体系和新的内容。针对 我国小学外语教学条件和小学生心理、 年龄特点及教学的规律, 《新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 “培
养小学生具有以听、说能力为主的初步交际能力” ,即培养小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运用外语的 能力是小学英语的最终目标。广大教师也正在以新的姿态投身这一新的教学实践。
1.3 实验目的 本实验试图根据小学生习得外语的认知规律和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材的特 点,通过辨音判断训练、听力技艺训练、听说结合训练、情景化口语操练、分层法口语训 练等多种途径,以期达到如下目的:
1.
3.1 提高学生的辨音、辨调能力。
1.
3.2 培养听力理解的技巧和良好的听力习惯,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1.
3.3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大胆开口说英语,初步培养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实验的方法和途径 我们以我们三年级一小班作为实验班,另一个小班作为对比班,具体方法如下:
2.1 精心准备,客观评价 自实验课题确立始,本前期准备阶段,我们多方收集资料,精心制定实施方案,分项 对实验班及对照班学生进行了前测和问卷调查。并以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标准, 编制听力和口语评价表,如下: 口语评价标准表 等 级 标 准 A 项 目 语音清 知 识 水 平 语调 语流中音的变 化好 重读比较规范 够准确 语音 晰、准确、自 然、流利 轻重读得 语调较生 当升降调准确 升降调轻 硬语意表达不 无法表意 语调平淡 语音基本 正确比较流利 自然 语音基本 朗读不连 正确朗读不连 贯错误较多 贯 B C D
节奏感强 语感 语言流畅语句 连贯 主动与别 交往意识 人交往,大方 有礼 语言感染 表现能力 力强能主动参 与活动 想象能力 丰富,见解独 创新发展 到,竞争意识 强
语句基本 流利语流语速 有待改进 愿意与别
语句时断 语句读破 时续节奏无规 无节奏感 律 能基本理 解别人询问, 被动,怯 懦
人交往,有互 能进行简单的 相合作精神 交流 守纪,有 自控能力,愿 意参与活动 兴趣较 兴趣一 浓,熟悉已学 般,不善于表 内容,缺乏应 达个人意见 变能力 听力评价标准表 表达不清 基本意思 有学习愿 羞于开 望,词难达意, 口,不敢应答 学习信心不足
等 级 标 准 A 项 目 能快速、 正确地 分辨出语音、 语调上 听音辨音 的特点及正误, 并做 出相应判断。 能正确捕捉语 基本上能捕捉语 听音会意 言信息, 并快速做出 言信息,并做出反应。 言信息,反应迟缓。 反应。
2.2 优化模式,训练听说 只能捕捉部分语 特点及正误,并做出 相应判断。 及正误,判断相对迟 缓。 基本上能正确分 辨出语音、语调上的 只能分辨出部分 语音、语调上的特点 B C
根据心理学关于心智活动分析阶段形成的学说,本研究确立了“循序渐进、分组演说、 分散训练、对比分析、按级训练、多项综合、全面养成的技能训练模式,并就以下五个方 面对学生进行了强化训练:
2.
2.1 字母、单词、数字、号码、句子的辨音判断训练。 小学英语以口语交际为主,口语是有音有调的。一个音、一个词、一句话应如何说, 首先取决于听的结果和质量。听得是否准,听得是否快,会直接影响到交流。听准了,才 能模仿对;听得快,反应迅速,才能不影响与人交流。听是正确发音、准确表达的前提。 因此,本课题将着眼点首先放在辨音训练上,我们采取的主要做法是: (
1)教会学生听, 强调养成听的良好习惯。听的途径包括课堂上听教师、同学的说,课下坚持听录音带。听 的内容包括音素、听字节、听词、听句子、听对话材料等。 (
2)根据教学任务彩分析模仿 法、对比强化法、音标帮助法、说唱学语音法、画图注释法、口诀配合法等不同方法多层 面进行听力训练,并注意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对学生的要求,以保持对做练习的兴趣和积 极性。 (
3)建立竞争机制,鼓励学生大胆模仿正确发音、大胆辨音互评。
2.
2.2 听力技艺的训练。 听力训练策略的选择及听力能力的提高既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学习地道 的语音 、语调,同时也要讲究 听力的技艺。据分析, 40%以上的学生感到听 力困难的主 要 原因是跟缺少系统的听力技艺训练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此 加 以训练 ,以提 高学 生的 听力能 力。 (
1)听前预 测。A) 根据标 题进行 预猜。 要求学 生对 听力材料的标题进行预猜,使他们在短时间内高度集中注意力,把在大脑中储存的这方面 的信息调动起来,并用自己的背景知识猜测听力材料的大概内容,然后抽出几个学生来说 出 他 们的 猜测 内容 。彼此 的 答案 愈是 不一 样,他 们 愈是 带着 一种 好奇心 去 听。B)根 据听 力材料的练习进行预猜。要求学生提前快速浏览材料后的练习,让他们从中掌握一些有关 听力材料的线索,更准确地进行猜测。通过一系列的联想预测活动,学生对许多内容做到 未听先知。当听这篇材料时,就感到容易得多,从而减轻了紧张情绪。 (
2)抓关键音、关 键词、主题句。听辨音判断练习时,要求学生注意听材料的关键音,如听准无音;听句子 时,要求学生注意听力材料中的实义词或表示时间、地点的词;听短文时,要求学生注意 开头句和结尾句。 (
3)作简化笔记。要求学生边听边记,如地名、人名,特别是数字,即
使听懂也要立即记下。
2.
2.3 听说结合训练。 从语言交际的全部过程来看, “听”实际上是对输入信息的“加工”和“理解”的过程; “说”是表达,是输出信息,而理解和表达是交际的两个方面,不可能完全分离。所以听 力训练,不能将训练局限在听的环节,应让学生围绕听的材料说,在听懂的基础上说,在 说的同时增强听的能力,使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为此,我们一方面以儿童游戏的形 式,通过口头练习训练听力。如游戏“可怜的吉姆”“传口令” 、 “传球”等。另一方面,在 听力训练中我们采用了听前回答、听后解释回答、听后讨论三个环节,让学生进行预测、 讨论、表达,使他们产生参与听说的欲望,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同时又锻炼学生用英语 进行口头描述的能力。使听说相得益彰。另外,教师坚持用英语去组织教学,使学生经常、 反复听教师课堂教学中的真实语言,既为学生创造一种学习英语的氛围,又使学生养成听 的好习惯,提高学生听英语的能力。
2.
2.4 情景化口语训练。 改进语言环境,营造真实轻松情境,将学生引向一个妙趣横生的英语世界,诱导、激 发他们听说英语的积极兴趣。 (
1)利用教室这个最方便的“大教具”创设情景。如师生、 门窗、桌椅、电灯、电视等,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可随手拈来。 (
2)将直 观教具、实物带入课堂,创设听说英语的环境。 (
3)充分利用先进的电教手段创设情景。 给学生模仿、操练、活用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实现在情景中讲和在情景中练。通过大量 的开口实践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2.5 分层合作法口语训练。 分层合作法,即把基础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结合在一起,以满足不同个体需要为 目的,重视相互影响的作用,通过培优辅差,优差互补,化竞争为合作,使学生有充分的 机会随时获得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取得缩短距离、携手并进的效果。 (
1)分配好交际伙伴。 A 层次的学生:基础扎实,思维敏捷,兴趣高,乐于开口。B 层次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 较好,交际能力一般。C 层次的学生:基础差,听说有一定困难,基本丧失兴趣和信心。 我们将全班学生分成 BA、CA、CB、BB 四个小组。 (
2)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例如:听 录音朗读,话题操练及表演。对于 A、B 层次的学生要求不看书跟读磁带朗读,C 层次的
学生看书跟读。话题操作尽量照顾 AC 和 BC 两组学生,使 C 层次的学生有成就感,荣誉 感。表演话题要求 AB、BB 组根据原料造一个新的对话,而 AC、BC 组只要求把原材料表 演出来。运用分层合作法进行口语训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训 练的范围遍及每一位学生,受训时间和次数更多了。
3.实验的初步效果 经过一年的实验,实验班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与对比班显示出较明显的优势。
3.1 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欲望明显增强。 2003 年 9 月,对两个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分为四个等级:D 等级(认 为听说困难,无所适从) ;C 等级(认为听说比较难,信心不足) ;B 等级(认为听说困难 一般,有参与欲望) ;A 等级(认为听说不难,有强烈参与欲望) 。调查结果如下: 表一 等级 A 人数 35 实验班 6 19 7 3 B C D
36 对比班 7 17 9 3
从表一看出,实验开始时实验班和对比班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欲望无显著差异。 2004 年 6 月,我们又以同样的问卷方式和内容对两个班进行了调查,情况如下: 表二 等级 A 人数 35 实验班 18 13 4 0 B C D
36 对比班 9 19 6 2
表二显示,实验班学生经过一年的训练,对听说的自信心和参与欲望已明显增强。
3.2 学生听力水平显著提高 2004 年 5 月,我们对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听力综合测试,内容为:语音、 单词、句子的识别判断;单词、句子的理解;语段的理解。语速控制在每分钟 60?80 字, 满分 50 分,结果如下: 表三 人数 实验班 对比班 35 36 总得分 15
22.5 1426 平均分
43.5
39.6 标准差
2.97
4.73
由于实验班加强了听力训练,促进了听力水平的发展。
3.3 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 2005 年 6 月,我们按随机抽样原理在两个班各抽查了 20 名学生进行口语测试。我们 让学生以“a pencil ”为题,即兴编一段对话。按照“口语评价标准表”中的四项标准进 行评分,结果如下: 表四 等级 A 人数 B C D
实验班 (20 人)
6人
10 人
3人
1人
对比班 (20 人)
2人
9人
6人
3人
从表四看出,实验班的口语表达能力远高于对比班。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的实验在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