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英语
- 年级英语
- 一年级英语
- 二年级英语
- 三年级英语
- 四年级英语
- 五年级英语
- 六年级英语
- 七年级英语
- 八年级英语
- 九年级英语
- 初一英语
- 初二英语
- 初三英语
- 高一英语
- 高二英语
- 高三英语
- 幼儿英语
- 儿童英语
- 成人英语
- 初中英语
- 高中英语
- 大学英语
- 英语学校
- 英语复习
- 英语考试
- 英语高考
- 英语中考
- 英语测试
- 英语自考
- 英语考研
- 英语考级
- 英语练习
- 英语真题
- 英语试题
- 英语试卷
- 英语学习
- 英语方法
- 英语语法
- 英语培训
- 英语留学
- 英语教学
- 英语教程
- 英语课文
- 英语课件
- 英语教案
- 英语说课稿
- 英语模板
- 英语材料
- 英语写作
- 英语范文
- 英语论文
- 英语简历
- 英语作文
- 英语单词
- 英语词汇
- 英语口语
- 英语听力
- 英语阅读
- 英语翻译
- 英语三级
- 英语四级
- 英语六级
- 英语八级
- 少儿英语
- 商务英语
- 牛津英语
- 剑桥英语
- 简单英语
- 快乐英语
- 公共英语
- 趣味英语
- 常用英语
- 新东方英语
- 新概念英语
- 迪士尼英语
- 李阳英语
- 韦博英语
- 时代英语
- 英语音乐
- 英语杂志
- 英语读物
- 英语短文
- 英语故事
- 英语笑话
- 动物英语
- 英语歌曲
2007 年 4 月 堰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Ap r . ,2007 十 第 20 卷第 2 期 urnal of Shiyan Technical Instit ute . 20 No . 2 Jo Vol
中国英语的特点及与中式英语的区别
程 媛
( 长沙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 , 湖南 长沙 4100
76) [摘 ] 要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 ,中国英语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也日益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中国英语的
形成 ,定义 ,特点 ,以及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区别对中国英语进行分析 ,认为中国英语能反映中国的特色 ,有利 于把中国推向世界 ,在国际交流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值得大家进一步的研究 。
[ 关键词 ] 中国英语 ; 特点 ; 中式英语 ; 启示
1008 [ 中图分类号 ] H3
10. 1 [ 文献标识码 ] [ 文章编号 ] 24738 (20
07) 0220076203 A
3
、 一 前言
语交际 ,从而形成了 “中国英语” 。由此可见 , 中国英语的特 点主要是由中国人所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中国特有的社会文 化所决定的 [ 1 ] 。 对中国英语的界定 ,1980 年葛传规先生提出 “中国英
英语在过去的 50 年里逐渐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语言 , 在国际会议 ,跨国公司和互联网上都得到了广泛地发展和应 用 。据 1995 年 3 月 23 日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统计 , 有 14 亿人居住在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里 ,而把英语作为母语 或接近母语的人数在 12 亿和 15 亿人之间 。英语的全球化 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它是以牺牲英国英语或美国英语的标准 为代价的 。同时 ,英语在加速全球化的过程中也带来了广泛 的本土化 ( nativizatio n) ,虽然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仍是全球 英语的主流 ,但人们发现一批带有地域特征的英语 , 如澳大 起 ,使作为全球英语标准的英美英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 战 。半个世纪以来 ,具有地域色彩的英语已成了语言学家讨 论的话题 ,而具有地域色彩的英语在各自国家的对外交往中 也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 ,改革开放和政治经 济的发展 ,使得学习和使用英语的人越来越多 , 国际交流也 越来越频繁 。因此 ,具有中国地域色彩的英语 ?? ?“中国英 语” 的研究也就日显重要 。
语” 的概念 。他说 “在旧中国和新中国 , 讲或写英语时都有 : 些我国所特有的东西要表达 。如 “科举 (imperial examina2
tion) ” 翰林院 ( Hanlinyuan , Imperial academy) ” 五四运 “ 、 、 “
动 ( May Fourt h Movement ) ” 赛先生 ( Mr. Science ) ” 德 、 “ 、 “ 先生 (Mr. Democracy ) ” 白话文 ( baihuawen) ” 双百方针 “ 、 、 “
( Two hundred Policies) ” 人民公社 ( people’ commune) ” “ 、 s 、
这些不属于讲英语民族 利亚英语 、 南非英语 、 尼日利亚英语 、 新加坡英语等也纷纷崛 “四个现代化 (four modernization ) ” 的人所惯用的词语 ,应当称作 China English [2 ] 。这个提法指 出这些英文表达法都是正确的 ,因此葛传规先生肯定了中国 英语现象 。 1991 年汪榕培先生将中国英语定义为 “它是中国 人在中国本土上使用的 、 以标准英语为核心 、 具有中国特点 的英语” 。李文中认为 “中国英语是以规范英语为核心 ,表达 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 , 不受母语干扰和影响 , 通过 音译 、 译借及语义再生诸手段进入英语交际 , 具有中国特点 的词汇 、 句式和语篇 。中国英语主要构成包括音译词 、 译借
[ 词以及独特的句式和语篇”3 ] 。后来 ,贾冠杰 、 向明友进一步
二 “中国英语” 、 的界定
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认为 ,语言是 “一个民族进行思维
“操汉语的人们所使用的 、 以标准英语为核 和感知的工具” 每一种语言都包含了一种独特的世界观 。 指出 ,中国英语是 , 具有无法避免或有益于传播中华文化的中国特点的英语 语言习得的完成 ,是某种思维方式形成的标志 。一个人一旦 心 、 首先习得了汉语 ,形成了中国式的思维方式 , 他将不可避免 地在其英语使用中夹带中国特点 。由于英汉文化的差异 ,在 用英语表示中国社会文化中某些特有的事物与现象时 ,经常 发现空词项 ,即英语中无对应表达 , 出现了表达真空 。这时 人们常通过音译 、 译借 、 语义再生等手段 ,使汉语词汇进入英
[4 变体” ] 。罗运芝简单概括为 “中国英语是载汉语语言特征 [5 的英语变体” ] 。
三 . 中国英语的特点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 : 中国英语是以规范英语为核心 ,
用来表达中国特有的事物与现象的一种英语变体 。它是英
? 76
3 [ 收稿日期 ] 2007202212
[ 作者简介 ] (1982 - ) ,女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 语言学 。 程 媛
?
中国英语的特点及与中式英语的区别
语国家使用的英语跟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是 国际使用型的英语变体 。中国英语有其自身的特点 :
(
1) 词汇方面 ,具体表现为数量大 、 淘汰率低 、 翻译方式 (
2) 重复累赘 “为了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 ,中国需要进 :
一步了解美国 , 美国也需要进一步了解中国 。 To p romote ”
t he develop ment of t he China - U S relatio ns , China needs to know t he U S better and (t he U S also needs to know China better) . t he develop ment of 可省 ,句末括号内的文字用 vice versa 代替 ; (
3) 修 辞 词 过 多 , 画 蛇 添 足 :“彻 底 粉 碎” completely pletely conquer , conquer 不可能是 partly “伟大的历史性转 ; smash ,smash 的本意是 break completely ;“完全征服”co m2 (
4) 省略不当 “人的意志想要避免也不可能” cannot : It st ro ng , p ro spero us and developed China will po se no t hreat
灵活多样 、 表意准确 ,许多汉语借词常见诸英美报刊 ,如具有 历史文化特色的词汇 : Conf ucianism ( 儒家思想 ) 、Five Clas2
sics ( 五经) 、 paper tiger ( 纸老虎) 、Great Leap Forward ( 大跃
进 ) 、Cult ural Revolutio n ( 文 化 大 革 命 ) 、 Chinese herbal
zatio ns ( 两个文明) 、 One China Policy ( 一个中国政策) 、 n iro pop ulation ( 流动人口 ) 、vegetable basket p roject ( 菜篮子工 rice bowl ( 铁饭碗 ) 、 open2door policy ( 开放政策 ) 、 floating socialism wit 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 (
2) 语音方面主要反映在超音段音位层面 , 如重音 、 音 (
3) 语篇方面 , 由于受到汉语思维与汉语句法的影响 ,
程) 、 emancipate t he mind and seek t rut h f ro m fact s ( 解放思
想、 实事求是 ) 、special economic zo ne ( 经济特区 ) 、refo rm
会主义事业) 等 。甚至有些习惯表达法 ,例如中国人见面时
常说的 lo ng time no see ( 好久不见了) ,也为英美人所接受 。 渡 (junct ure) 、 弱化 、 同化 、 连读 。即使英语再熟练 , 中国人的 语音语调总会同英语本族人有差异 ,但是这些语音方面的差 异不影响正常的对外交往 。所以有的学者认为 : 中国英语的 语音语调应以中央电视台和中国广播电台英语节目的主持
人的为准 ,而不是去刻意模仿所谓 “地道的” 西方人的发音 。 中国英语倾向于修饰成分前置 ,致使中国英语在语篇内句子 简短 ,单句偏多 。就篇章和文体而言 , 汉语的陈述和描写跟 英语相比更加崇尚华丽 ,而英语写作崇尚平实 ; 英语论说文 但在中国人的英语写作和宣传资料中 ,汉语写作特点和篇章 结构几乎难以避免 ,尤其是在英译的政论文章中 。
喜欢用委婉含蓄的句式陈述观点 ,而汉语则喜欢直截了当 。 的普及和中国特色的形成而逐渐扩充 ,从而丰富和发展英语 与世界文化 。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 国际地位的提 高 ,对世界影响的不断扩大 ,必然会有更多的中国特有的 “说 法” 译成外语 ,从而使外语受汉语的影响不断加深 。据统计 , 牛津字典中以汉语为来源的英语词有一千多条 ( 1 189 个 ) ,
语” 作出如下解释 : 中式英语 ( Chinglish ) 指口头或书面表达 的不地道的英语
[6 ]
掐头去尾拼缀而成 ,中式英语不符合英语的规律和习惯 , 说 者的思维方式 、 表达方法以及词汇的选择和搭配都是中国式 的 。它是死译 、 硬译 、 字对字翻译的结果 。与洋泾浜不同的 是 ,中式英语是不规范的 , 有时晦涩难懂 , 甚至容易产生误 解 。外交部外语专家王弄笙著文列举了中式英语的种种表 现 ,主要有 :
letter reads ; “取 得 成 就 ” make achievement s , 动 词 应 为 score/ attain ;“革命接班人” successor to t he revolution 应为
and opening2up p rogram ( 改革开放 ) 、 he cause of building t
medicine ( 中草药) 等 ; 反映中国时代变化的词汇 : two civili2
折”a great histo ric change , histo ric 已经还有 great ; 以上
co mplete 和 great 均不可译 ;
be avoided even if people want to . 句末必须加上 avoid it 。
四、 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区别
中国英语不同于 “中式英语” 《译学辞典》 “中式英 。 曾对 。Chinglish 是由 Chinese 和 English 两词
(
1) 搭配不当 : 来信写道”he letter writes , 应为 t he “ t
revolutio nary successor ;
tion is t he soul of a nation’ p rogress. soul 是有生命的 , in2 s novatio n 没有 ,改译为 innovatio n sustains t he p rogress of a nation ; (
6) 词类未转换 “中国的富强和发展不会对任何国家 :
构 成 威 胁 ” The st rengt h , p ro sperity and develop ment of
China will po se no t hreat to any count ries. 可 改 译 为 A
to any co unt ries.
中式英语应予避免 ,而中国英语若应用得当 , 它能更忠
实地反映原文 ; 尤其在表达中国特有事物或现象方面 , 它有
( 独特的作用 。 《红楼梦》 杨宪益夫妇译 ) 等一批成功的英文
译作 ,在用英语表达中国特有的文化上是杰出的代表 。
中国英语有益于传播中华文化 ,将随着中国人使用英语
说明英语在不断吸收着汉语 。英语中已使用从中文借用的
词汇 、 短语 ,数量种类之大 ,居于英语中借用词的第十一位 。 受汉语影响的 “汉化英语” 的出现和发展是一种客观必然 。 正如罗运芝所指出 “中国英语的语法比美国英语语法更趋灵 活、 自由 。作为英语的一种变体 ,中国英语虽然还没有被广
[5 泛接受 ,但已呈现了不可阻挡的趋势” ] 。
在教学方面“让世界了解中国 ,让中国走向世界” , 是我国对
外交流的目标 ,也是我国英语课程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方向。 因而 ,教材选题应该在介绍英语国家文化的基础上 ,适当增加有 中国特色的文章。 汪榕培 (19
91) 提出给中国学生编的英语教材 不应该走极端 ,一段时期全部是中国政治内容 ,一段时间全是洋
(
5) 拟人有误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Innova2 : ”
五、 中国英语的启示
? 77
?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年第 2 期
第 20 卷第 2 期
货 ,还是兼顾一点好。课文可以是简写的英语国家的作品 (大学 当然可以直接选用原文) ,但多少也应该有一点中国背景的文 章 ,以增加课本的实用性。介绍一点中国的文化特色还是必要 的 ,外国人也想了解中国的特点。 “中国英语” 的提出能提高广大英语学习者使用英语的 自信心 。众所周知 ,由于受母语的影响中国人说英语具有一 定的语音特点 ,有的学习者可能在说英语时会在心理上感到 低人一等 。我们认为凡是按国际音标发音 ,符合规范英语的 语音 、 语调 ,且又不影响正常表达的英语都可以在交流中使 用 。从这个意义上讲 ,一般学习者无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 力去刻意模仿英国英语或美国英语的语音 、 [ 7 ] 。 语调
[ 1 ] 吕文澎 ,王法吉 . 中国英语 ?? ? 英语在中国社会文化中 [ 参考文献 ]
六、 结束语
一种语言表现形式 ,一旦被确定为变体 , 就无对错或优 劣之分 。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的 ,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为英 语这一国际通用语注入了新的活力 。对中国英语全面 、 系 统、 客观 、 科学的规范与研究 , 还有待语言学家们的共同努 力 。总之 ,中国英语在我国的对外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研究价值 。
Features of China English and its comparson with Chinglish
C H EN G Yuan
(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 Changsha Universit 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 Changsha 410076 , China)
Abstract :Wit h t he political and t he eco no mic develop ment of China , China English plays an impo rtant role in many areas of society. The paper discusses China English f ro m t he aspect s of t he formation , definition , characteristic of China English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English and t he Chinglish. And it gives a few su